9月 17, 2016

英倫十日:過水溫布頓

回首在倫敦前後一週左右的停留,雖然離理想的深度旅居仍有相當落差,但該看該逛的差不多都cover到了,就連與唐寧街十號齊名的倫敦地址貝克街221B都在我的任性下專程去了,海頓公園也不免俗地去走了半圈。沒真正去逛但遙望致意的著名景點還包括倫敦眼、小黃瓜、The Shard。

當然,遺憾還是有一些的。別的不提,單是國家畫廊、大英博物館、泰特現代美術館,就不該只去一次的。其他像是披頭四的Abbey Road、Jimi Hendrix的過世寓所、馬克思墓園、國王十字車站(King’s Cross)的9又¾月台、Notting Hill、莫名錯過的Tate Britain、還有據說不該錯過的大英圖書館,我們都沒能一一造訪。

(這扇門後面其實什麼都沒有吧?)

但若提起這次倫敦行的最大遺憾,那肯定是全球網壇聖地溫布頓。我們旅行選的時間很巧,待在倫敦的第一個週末剛好遇上溫布頓決賽。行前我那計劃周詳的旅伴早已詳查官網,想知道是否有可能買個門票進場看賽;我則早早勸她打消此意,因為從準決賽開始必然票價飛漲,我不可能買得起、也不怎麼想捧著棺材本買那動輒上萬台幣的門票。能在場外看個電子屏幕同步轉播、親耳聽到場內歡呼,然後到紀念品店買個小物帶回家留念,我已經心滿意足。

9月 14, 2016

英倫十日: Brick Lane

落落長的倫敦行旅分享至此,所有熱門景點與走逛區,東起柯芬園、西至白金漢宮、北達攝政公園、南抵西敏寺,除了英國王室最早基地倫敦塔之外,都在市區的中間至偏西一帶。倫敦塔所處的西堤區、即東倫敦的西側,其實才是更老的倫敦市區,不但可見中世紀建築的殘餘,也還保留些許十九世紀中下階層活動的痕跡。雖然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空襲轟炸讓東倫敦盡是斷垣殘壁,以致上世紀五零年代起的都市更新使東倫敦的地景幾乎完全改頭換面,但某些街區還保留住近百年前的風貌。

大約十年前,弟與弟媳(當時是他女友)已到過倫敦遊歷,因此這次行前特地問了私選行程;幾個他們推薦的文青行程中,相當吸引我的是東倫敦的Brick Lane(紅磚巷)。之前也提過,本來預約了免費的Brick Lane塗鴉導覽,但因故遲了五分鐘而抱憾。沒關係,既來之則安之,沒人帶?沒問題,我們自己走。於是再度踏上本人最擅長的旅遊方式,讓地圖與雙腳導覽、走一步算一步的行程。

(紅磚巷特產塗鴉,隨時讓你駐足觀賞、沈思)

9月 11, 2016

英倫十日:柯芬園、劇院區、中國城、Piccadilly Circus

我並非有意不敬,但介紹過國家畫廊與泰特現代美術館,卻對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大英無話可說,實在有扯。實情是,我們在大英只待了兩個多小時,而且只看了埃及、兩河流域等古文明區,沒看特展。另外,大英博物館的訪客也理所當然多得嚇人,到哪裡都是人挨著人移動,很難好好看展。與其說是短暫停留,不如說我們是落荒而逃。我實在很難喜歡去人擠人的場合啊囧。

(大英的入口大廳頗有氣勢,非常大氣的格局)

不過,由於大英博物館位於倫敦鬧區,往南走幾步路就是人氣鼎盛的購物區柯芬園(Covent Garden),而柯芬園往西過去更有其他鬧區相連,都是步行可達的距離,可在此一併介紹。

9月 05, 2016

看片小記 裸之島 (裸の島, 1960)

這部氣質有些特殊的作品,從影片一開始就有獨特安排:在電影標題出現之前,先以高空俯瞰的視角呈現本片主要場景島嶼,並逐次打上三行字幕,「無盡的耕作。乾涸的大地。被侷限的土地」,清楚表現本片訴求。《裸之島》無關裸露,而是貧瘠難以耕作的土地與赤貧的人、無止盡勞動的身體、以及被這殘酷社會現實所蹂躪的身體。

本片故事非常簡單直接:佃農家庭四口居住在一小塊荒島上,由於島上無水可灌溉,年紀尚輕的夫妻必須每日船渡,從大陸汲水挑水方能耕作,日復一日的辛勤工作卻無法累積財富,所收成的菜蔬糧食必須上繳給地主。兩位年幼的兒子不因家裡簡陋貧窮而苦,每日渡海上下學與玩樂,偶然間在海邊捕獲一條大魚,換得一家人進城吃喝玩樂,已是奢侈的娛樂。一天,大兒子突然染病,丈夫急忙趕到鎮上請來醫生,卻還是回天乏術。簡單的葬禮上,死者的同學與老師皆來致意。痛失愛子的妻雖然難過不已,竟無法沈浸在悲傷中,因為貧瘠的土地時時刻刻都需要她的照顧。


《裸之島》全片採黑白攝影,並無設計任何對白,僅以聲響與音樂來傳達電影的情緒。如此美學策略在默片時代所在多有,嚴格來說不算特殊;本片獨特之處在於透過黑白攝影捕捉島嶼和海的詩意美感,卻又和赤貧佃農的殘酷現實呈強烈反差,而不斷反覆的電影音樂也有強化這個反差的效果,更突顯編導新藤兼人的左派人文色彩。於是,反覆出現的夫妻挑水動作,其單調乏味無非是體現農民日常生活之一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與天地自然等浪漫,在片中無一得見;同樣的,片中的瀨戶內海,抹去色彩的詩意水色,也與慘酷的乾涸大地意象疊合。同等重要的是,《裸之島》以一個地主悠然現身的畫面以及所有這個佃農家庭的戲碼,來說明土地與人的關係永遠不只是土地與人而已。畢竟,貧瘠大地未必造就赤貧的人民,日復一日的耕作餵養的或許其實是從不勞作的地主,而這赤裸的島只是無言的見證者。

無怪乎本片攝製時資金難求,新藤兼一在無片廠願意冒險投資的窘境下,獨資製作拍攝完成,卻一舉奪得1961年莫斯科電影節的最佳影片。本片在日本新浪潮佔有一席之地,其美學敘事與左派人文色彩結合的詩意氣質,應該也是關鍵。

9月 02, 2016

英倫十日:Tate Modern & O'Keeffe

相較於國家畫廊的厚愛,我們分給大英與泰特的時間實在少得可憐,最尷尬的是泰特還走錯!我們原來想去泰特只是為了看透納的作品,沒事先做好功課查清楚他的畫作收藏在泰特不列顛,一廂情願來到倫敦的另一間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泰特在英國另有利物浦/Tate Liverpool和Tate St. Ives兩間分館),結果發現這裡只有二十世紀的作品,囧。

但既來之則安之,隨意看看有什麼展也是好的。泰特美術館的歷史比國家畫廊更晚了半個多世紀,至於泰特現代美術館則是到了二十一世紀才終於登上世界舞台。相對於國家畫廊坐擁特拉法加廣場,泰特現代美術館則位居河畔、笑納旖旎水光,隔著泰晤士河與北岸倫敦最負盛名的巴洛克建築聖保羅大教堂遙遙相望,並由造型獨特的千禧年橋(Millennium Bridge)連結兩岸。泰特現代美術館外觀既不像宮殿般典雅恢宏,也不是玻璃帷幕之類的高科技建築,乍看之下很不起眼,像巨大笨重的老廠房。而這紅磚建築原本真是個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經過半世紀的擴建與運作,於1980年代停止營運,並在1994年成為泰特現代美術館後歷經五年改建,到2000年終於正式對外開放的當年,是全世界造訪遊客最多的博物館/美術館。

(從Tate Modern北望,左邊的圓頂就是聖保羅大教堂。當時好像是晚上七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