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17, 2015

維也納 有吃擱有抓

報告完維也納的博物館體驗行程,先容我喘口氣,報告一兩樣其他風花雪月的小行程,都是些吃的玩的,而且保證絕對好吃好玩。

Naschmarkt

我們在維也納待的夢幻出租公寓就在維也納市區內最大的生鮮市場區Naschmarkt旁邊。Naschmarkt北臨Secession Building,南接U4綠線地鐵站Kettenbrückengasse。這地鐵站附近看起來像是唐人街,聚集了一些華人商場;我在維也納的最後一晚所待的青年旅館,也就在這地鐵站旁。綿延1.5公里的Naschmarkt,最早在十六世紀時,只是賣牛奶瓶的地方;從十八世紀末開始,所有從外地運來維也納批售的蔬果,都必須在這裡販賣。而如今,這裡不僅是蔬果魚肉等生鮮的平民市場,來自回教地區或亞洲的香料、蜜餞甜點、廉價服飾,都匯集來此。整整四排店面的Naschmarkt,也有兩排是從早餐到晚餐都供應的各種平價餐館。

我和Y在Naschmarkt連吃了兩天的早午餐;我自己在維也納多待的最後一天一夜,也是來這裡各享用了一次晚餐與早午餐。對於熱愛平民美食的我來說,Naschmarkt絕對是人間天堂。要不是因為只在維也納短暫停留而沒下廚,我們很有可能就買生鮮回公寓開伙了。我不知道是這裡的餐點水準太整齊,還是我們運氣不錯,在Naschmarkt用餐的幾次經驗,不僅都沒踩到雷,而且通通物美價廉得讓人想感動落淚,和我們初來維也納那兩天在內城區吃的噁心晚餐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別。

(Tewa am Markt早餐)

Naschmarkt似乎是隱藏版的景點,往來的觀光客並不算多,顧客看起來多是本地的維也納人。不論是夜晚或白天,Naschmarkt始終散放著活潑歡愉的生氣,店員服務殷勤親切,友善得恰到好處,同時餐點豐盛美味,讓人第一時間就愛上。最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兩度造訪的,是標榜生機飲食的猶太人餐館Tewa am Markt。服務員特別向我們解說,tewa在希伯來文中是「新鮮」的意思,因此他們的食物標榜新鮮、有機。我覺得有點扯的是,他們不但有自己的網站,餐館還提供免費無線上網(而且服務生男的帥女的美,個個是魔豆等級)。在八月底的時節來Naschmarkt享用一頓悠閒的早午餐,微風中帶著早秋的涼意,佐著殘留暮夏餘溫的暖陽…能說什麼呢?真是人間至福。

古董二手市場

維也納旅遊局官網上有個網頁專門介紹販賣二手商品的跳蚤市場,算算竟有五間之多;除了在Naschmarkt裡的平價版跳蚤市場外,另外四間彷彿都是比較有檔次的跳蚤市場。Y與我按圖索驥,有幸造訪位在Kärntner Ring的週末跳蚤市場。

這間被維也納旅遊局稱為穿梭時空之古董商場的跳蚤市場,位於Kärntner Ring的Ringstrassen Galerien商場內,只在週末商店不開時,提供跳蚤市場使用部分的通道走廊作為賣場。這跳蚤市場多是小規模的擺攤商家,販售商品很多元,有舊書、CD或黑膠、布匹、餐具、瓷器珠寶等,有百年以上的老東西,也有很新的東西。若只是從路上經過,絕看不出商場內的熱鬧,但只要勇敢穿過看似死寂的商場旋轉玻璃門,就會進入魔法空間,跳蚤市場的熱絡正等待著有心人的造訪。

逛跳蚤市場的樂趣就在於慢走慢逛,可以地毯式地挖寶,也可以隨心漫步,等待緣分的呼喚。如果喜歡有點陳舊、有歷史感的小物,那麼那裡的首飾珠寶銀器肯定會掏空訪客的錢包。我在幾乎是逛到最後一刻時,在靠近門口不遠的攤位,相中一組餐盤。這組餐盤摸起來有陶器的厚實,頗為精緻的釉彩與北國風情的圖案和線條看起來卻像是瓷器。我請Y代為詢問這組餐盤的價錢與故事。果不其然,這組畫工精緻的餐盤(沒記錯的話)是1980年代的蘇聯產品,不過是在德國製造的樣子,畫的都是俄羅斯的歷史或神話故事。

顧攤位的老婦頂著泛白的金髮,身形渾圓,穿著與姿態流露著沒落貴族的莊重綽約,神情間還有些雪國生活過的那種肅穆堅忍。我聽不懂她和Y之間的對話,但我猜想她應該來自前蘇聯國家,或者依親或者移民,輾轉落腳在維也納。那組餐盤共有七至八枚且價格不盡相同;我掂了掂自己的錢包,不想(也不忍)向拘謹優雅的老婦殺價,撿了兩枚最喜歡的餐盤付款離開,結束這短暫的相逢。

(Figlmüller Restaurant)

Figlmüller Restaurant

要介紹這間擠破頭也該來吃一回的餐館之前,先來介紹所有饕客為之擠破頭的菜色schnitzel。如果就端上桌的料理來看,Schnitzel這單字翻成中文大約是炸肉排吧?維基百科的描述大約如是:schnitzel是去骨、並且捶打成薄片的炸肉排,並在油炸前會先裹上蛋汁、麵粉、以及(或)麵包屑等材料。據說schnitzel是源自於奧地利的菜色,這個單字的字源據說也來自中古世紀的高地德語,本義乃削成薄片的意思;而使用小牛肉的Wiener Schnitzel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出現,至今已成專有名詞。Schnitzel是相當普遍也受歡迎的平民餐點,發揚光大到其他歐洲地區後,有羊肉、豬肉、雞肉、火雞肉、甚至麋鹿肉等不同版本。

我們按圖索驥造訪的這間Figlmüller,是創始於1905年的百年老店。這間位在內城區中心Stephansdom不遠處的餐館,得名自創始人的姓氏,餐館經營至今已傳到第四代,由兩位兄弟共同經營,並且在不遠處開了二店。Figlmüller當然也供其他餐點,但大概所有人來都只點招牌菜色炸小牛排吧?此餐館熱門程度如何?當場排隊要等半小時以上而且還是運氣好的狀況,口頭預約no can do,要上網預約而且當天不可能訂得到位,一定要提前二至三天訂位。難得來一趟維也納,該不該來吃一次還需要再多說嗎?

既然機會難得,來到Figlmüller自然是點招牌schnitzel。餐盤端上桌時嚇一跳,捶打得扁平的肉排蓋過餐盤面積,絕不誇張,比我的臉還大,大到不知怎麼拍照,隨餐還附贈解膩用的生菜沙拉與半顆檸檬,只好放棄拍照,讓口腹來留念就好。肉排非常非常薄,薄到餐刀很好切的程度,入口極嫩,而且炸油瀝得相當乾淨,完全沒有一般油炸食品入口後會有的那種油膩感。那種獨特的清爽香嫩,哎,該怎麼說呢,讓人想起《食神》裡薛家燕吃了周星馳的黯然銷魂飯後,忍不住倒在地上轉三圈,抓著頭懊惱: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讓我吃到這麼好吃的東西,一想到以後吃不到該怎麼辦啊~完、全、就、是、一、模、一、樣、的、心、情!

我太激動了。但這Figlmüller超級無敵強悍的schnitzel真的是我這次旅歐數一數二好吃的餐點,後來我在Naschmarkt的餐廳也點了一次schnitzel,以口感來說應該是使用豬肉,雖然稱不上難吃,但當然是不如Figlmüller了。Figlmüller所處的內城區最古老街區的窄巷內,沿路還有一些賣服飾、古董之類的小店,走逛間也饒富趣味,也不應錯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