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2, 2013

看片小記: 當家花旦 (2013)

沒看過任何預告片、也沒事先check影片資訊就買票進場,是一件很刺激的事;影片好壞單憑瞄一眼電影海報的直覺,踩到雷或挖到寶全都風險自負。所以僅僅相隔兩天,就分別踩了幸福三角地這枚轟天雷、也挖到當家花旦這小元寶。

歌舞紀錄片《當家花旦》透過男性反串扮裝的「白雪綜藝劇團2011年底推出的十五週年紀念作雪后狂風,來回顧這個獨樹一幟的表演團體一路走來的輝煌與崎嶇。紀錄片的主幹是白雪綜藝的靈魂人物簡志澄/松田丸子;他也正是雪后/當家花旦。本片雖使用相當多的插敘、倒敘等剪輯技巧,來豐富敘事上的線條,但大體上電影仍相當平鋪直敘,前半段著重在劇團的發跡並迅速累積知名度與粉絲、各主要團員的介紹、以及雪后狂風」的籌備階段。到了電影後半段,鏡頭轉向簡志澄的家庭背景與家人,拉出「白雪」的人性厚度。電影在「雪后狂風」的精彩片段中落幕,加上增攝簡志澄/松田丸子的舞台前後與性別形象的鏡像辯證片段,確認本片對「白雪」的推崇與謳歌。

我很慚愧,在看這部片之前對這個團體沒有任何印象;「白雪」在2011年推出雪后狂風」時,甚至在西門紅樓有紀念展等各式宣傳活動,我卻從頭到尾都不曾聽聞,以至今日只能在紀錄片中補完往昔錯過的精采。

也因此,我只能就電影論電影,沒有現場體驗的基礎,或許理解當家花旦會不夠深入肌理。不論如何,直白生動的當家花旦有些趣味可以想想。不論是白雪的豐功偉業或國內其他反串者,往往是男生反串較是焦點,且男扮女裝則容易更顯陰柔或妖嬌。白雪如此,紅頂相信也是如此,小炳剛出道時也是如此,無數上過談話性節目的變裝男性更是如此。那麼,女性反串扮裝男生也會受到如此歡迎嗎?女扮男裝作為一種表演,其賣點會是甚麼,加倍陽剛、粗魯鄙俗?女扮男裝的投射觀眾/粉絲會是哪個族群,或許也部份決定了它會成為哪種風格的變裝表演。若是這樣,那麼是怎樣的文化凝視,在觀看、消費妖嬌砍劈(campy)為尚的扮裝表演?

當家花旦看到後來,讓我聯想到不久前看的雙面勞倫斯(Laurence Anyways, 2012)當家花旦》有一點讓我不夠滿意的,是導演陳惠美、陳怡妤並沒有趁這個機會挖掘白雪眾藝人如何面對身邊可能出現的帶有歧視意味的待遇,以及他們的心理調適;片中僅有的少數幾個相關片段,就在座談會場幾個談笑風生中帶過去了。反過來想雙面勞倫斯對於扮裝的身分與認同政治的深刻追問,就很能感受到扮裝人生在真實情境中會遇到的風險與掙扎。或許因為《當家花旦》是帶有溫情色彩的作品,或許本片焦點是「雪后狂風」,或許他們的變裝只限於舞台上,所以也就無需經營這些政治氣息較濃的提問。無論如何,白雪藝人的扮裝只在舞台上,下了台卸了妝,他們頂多是秀氣些的男子;勞倫斯、或所有像勞倫斯那樣生活著的人,街衢巷道、餐廳、甚至廁所,這些生活的真實場景都是他們的舞台。松田丸子在舞台上如何受委屈,其激烈、暴力的程度,或許都不曾如勞倫斯在酒吧後巷受拳打腳踢。

這是更赤裸裸、更慘酷的性別政治,而白雪藝人們比較幸運地無須經歷。但即使如此,讓這麼寶貴難得檢視國內扮裝文化的性別政治的機會就此擦身而過,沒能為這部片再增加力道與深度,實在非常可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