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理很早以前就在同學之間流傳了。對轟ㄟ我來說,因為自己本來就不是個有辦法擺爛也無所謂的人,所以對於論文要不要好好寫這件事,也一直不覺得是個問題。不過畢業一年來偶而還是會耳聞關於寫論文的有的沒的,想想或許應該分享一下關於寫論文的心得。
有種人念研究所,不論是碩博士,真是瀟灑當作職前訓練在念的,論文只要過得了指導教授那關,怎樣胡謅亂寫都無所謂。相信我,要能夠不在乎品質與結果只求過關,寫出一本不堪入目的論文,那也是一種才能;有人就是可以為了趕求職趕畢業,草草寫完論文交差了事。這種情形在留學生身上尤其常見。為什麼?因為留學生畢業後多數要回國服務,會傾向於認為:反正回國後也沒人會去翻那本論文,先找到教職再說,其他的重新來過就是了。更糟的是,有的人會以台灣當作論文題目,想說反正在國外沒人真的懂,矇混過關再說,於是論文中有完全錯誤的資料、考證不足的文獻、或是極度偏頗的觀點。這些狀況不一而足,雖然不知道情形是不是普遍,但總不乏其例。
但是轟ㄟ我不行,我不可能不在乎上面印有我自己名字的論文,是一本連自己都不想去看第二眼的爛東西。雖然我不是天才,更不會是學界的未來之星,但是我好歹戰戰兢兢,可以寫出本對得起自己、像樣的論文;或許這是我能夠做到最好的事了,那就至少把它做好。正所謂笨人用笨方法;我不想用職業倫理這種泛道德的論調來討論這種事情,只能說這就是我對自己負責的方式。
確實,寫論文這件事有其策略性考量。不論是選題目、選理論、選指導教授、選難度,都影響到這本論文會寫多少、寫多久、寫給誰看。但是如果只看重論文的過渡性質,單純把它當作策略性的拿學位或求職工具,不但在學術訓練上是一件很可惜的事,也有可能因為輕忽論文的結果,反而變成學界路上的負擔。
最近跟一位正要開始寫論文的學弟聊天,聽到他說我們學校的名聲,這兩年來在他那個領域裡已經臭掉了。我問他原因,原來是這兩年從我們學校連續回來兩位同學,都是跟他同一個領域,而他們因為論文品質不佳,或當初趕工亂寫,或考證不足觀點偏狹,在國內申請教職時被同領域的前輩當場抓包,認為這要不是研究能力有問題,就是這間學校的學術訓練欠佳。這位學弟因此埋怨,這下掛著我們學校的招牌回來,不但沒有加分效果,反而會被牽累。而這兩位同學,不知是不是被自己的論文給害到,也都還沒找到正式教職。
看在學界前輩或是論文審查人的眼中,在一個學界新手還沒有累積任何名聲、資歷、實力之前,外人只能透過這本論文(頂多再加上歷年學術活動)來認識這個人。換句話說,一個人的論文就等於他/她自己。一本論文如何,就代表這個學者給人怎樣的印象,是嚴謹是掩不住的才氣是誠懇扎實是草率是力不從心還是一筆爛帳,都毫無遮掩地攤在那些白紙黑字上,一點騙不了人。願意投資多少心血、能夠回收多少肯定,99%都表現在論文寫作上。寫出好論文卻懷才不遇,好歹對得起自己;敢寫鳥論文,也就要有面對他人連書帶人一起棄如敝屣的心理準備。
當然,論文有沒有好好寫,跟個人的研究能力可能沒有直接關係;而論文有沒有好好寫,跟學術市場上是否順利,也沒有直接關係。我有個朋友,當初因為財務、家庭等多方壓力必須及早畢業,於是匆忙寫完論文。但是他實力雄厚,後來也順利找到穩定教職,論文對他來說真的只是個過渡階段。但我相信大多數人可能沒有他的實力與幸運。以美國的情形來說,花個兩三年寫一本博士論文,將來是要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登錄書目建檔的啊,難道不應該好好寫本像樣的東西嗎?
2 則留言:
Can't agree you more!
但或許我們就是太執著了,才會念這麼久...
(以前剛出國時,就有人勸說要寫台灣,既快且容易畢業。不聽的下場就是,當我被迫要換學校時,寫台灣的都準備畢業了。然後現在有人已經是副教授...)
我每次跟人講說,寫出來的白紙黑字,每個字都是要負責的,但總是有人會吐槽: 第一,你寫再好也不會有幾個人看;第二,以你(指在下)的能力,再怎樣也不可能寫出多好的東西。(XO@#)
不過我還是覺得,如果盡了力,對得起自己,也就夠了。況且厚臉皮混學術界並且能混得很好,也是要非常有智慧,而我沒這能力,只能認命與認份。(並且盡量不要因為際遇不如人而愈來愈憤世嫉俗..^_^..)
只能說: 出來混,遲早要還(用廣東話講比較有味道)
個人境遇都不同啦
對得起自己就好了
況且妳的領域現在是顯學
又有貴人扶一把,出頭天快到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