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18, 2009

進到康乃爾的辦公室ㄟ

昨天到康乃爾去見一位老師。這位歷史科班出身的老師,做的是華美研究。不,他不是在研究室內設計,也不是搞裝潢,更不是在做時尚。他跟我一樣研究的是華裔美國人。去拜碼頭主要是跟他請教一些研究相關問題,順便想刺探一下軍情,看有沒有機會讓他來當我論文的外系審查人。

整個談話過程我覺得滿愉快的。重點是我感覺他不僅很友善,他還很誠懇。談話過程中聊到華裔美國人的歷史研究一些蒐集佐證資料的問題,像是清末民初到美國的華人受到怎樣的道德教育,在多大程度上跟文人階層的道德教育有關,又是在什麼情形下開始接受美式教育、吸收西方價值,而他們對於自己遭遇的種族不平等與天花亂墜的平等自由理念的落差,有什麼回應策略,等等等等。我問他說,像這樣的問題,有沒有什麼直接的歷史證據來說明早期華人移民或第二代的經驗與態度。

結果他的回應正是我面臨的處境,而他的回答也很乾脆。他說,像這些問題,很多都沒有可靠的史料來給出明確的回覆,所以這方面的社會研究有直接的限制,必須以其他旁證來推敲演繹。也就是說,許多這類的論證就會變成是詮釋性的,仰賴研究者大膽的立論和謹慎的推理來建立自己的一套說法,至於讀者信不信則已經是另一回事了。

他最後說,缺乏白紙黑字的歷史證據,也是極少人願意投入華美歷史研究的原因之一,畢竟要以手上極有限的資源投入大幅時間心力,去做一個臆測性很高的論證,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實在是風險太高了。說到底,只能靠研究者對自己的東西有沒有足夠的信心,來支撐要不要繼續往他/她所設的論證方向堅持下去,除非有辦法挖出什麼如山鐵證,否則真的是別無他法了。

我當然不會把他的話天真地當作從此可以隨便亂扯的意思,但是我很欣賞他開放的心態。他有可能就是那種鼓勵學生大膽思考的老師,只要在合乎邏輯、有資料可以提供相關說法的情形下,他會願意接受不同的切入點,去尋找理解群眾、理解歷史的可能性。畢竟人的學問不是一翻兩瞪眼的是非題,不是嗎?

我們興高采烈地哈啦了半個多小時,我才驚覺已佔用他太多時間,趕緊告辭。我走出大樓,回到紐約上州微涼的秋陽,想起離開前別忘了去那間不賴的華人商店補補貨囉。

2 則留言:

V 提到...

那他答應了嗎?

轟ㄟ專用 提到...

我還沒問吶
畢竟才第一次見面
馬上就問也太冒昧了
會給人霸王硬上弓的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