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2018)
如果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當作一個符號,會有幾個讀法,拆解出看似相近卻非常不同的涵義。它記述近年來以太陽花為核心的社會運動,是同類題材中最新、也是僅有的第三部紀錄片作品;它在去年一口氣奪下台北電影節與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片獎;它也是一個事件,因為導演傅榆在金馬獎得獎感言所引發的風波,使後續漣漪遠超過電影本身。
話題行銷是傳播行銷的重要環節,往往也是相當省力有用的宣傳術,但有其代價。《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意外的話題宣傳,不論能否催動票房,都成為作品本身的陰影,讓它身上的「太陽花」標籤與「陳為廷」光環被過度放大,成為無謂的包袱。
關於電影
回到《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本身,電影的開始是導演傅榆的自述,搭配2012年媒體反壟斷運動的街頭影像。畫面中的陳為廷和蔡博藝,還是全國媒體中無人關注的小角色;陳為廷只是個在街頭愛闖愛衝的研究生,而蔡博藝只是第一批來台、偶然間走上街頭還發文成網紅的陸生。而傅榆的獨白則預告了,這部作品是她對台灣街頭運動的紀錄、也是她隨著陳蔡二人探索民主過程中的青春成長日誌。簡單說,這部紀錄片的初衷無非是胸襟遠大、但野心很小,如此而已,對於兩岸三地民主政治的角力與暗流,政商雜纏、派系糾葛,既無能拆解,也無意分析。它只是一部剛好在街頭運動現場的青春成長日誌。
當然,隨著兩岸三地政治局勢的演變,《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也走出寶島,映照了這詭譎的時代。同時期的香港反國教運動、黃之鋒成為媒體焦點,本片也帶我們來到香港,看到陳為廷與黃之鋒的交會。陳為廷隨後北上中國,走訪上海、北京,也見證中港兩地的「自由」。此後電影進入下半場,才迎來2014年港台兩地社運的爆炸性開展:太陽花、攻行政院與暴力鎮壓、五十萬人遊行、香港和平佔中與雨傘運動,一一收攏在鏡頭裡。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另一種不民主:太陽花運動的內部歧異,閉門會議的密室政治與「賤民解放區」;蔡博藝競選淡江學生會會長,卻因為陸生身份被放大而導致選舉生變。這些都無關乎中國、也不是國民黨的政治操作,卻是台灣民主的照妖鏡:太陽花內部的組織分工與權力不平衡,直指民主本身的難題,而蔡博藝的自身遭遇,則暴露台灣即使是大學校園內,民主依然是一塊帶著污漬的布巾。至於陳為廷乘勢回鄉選舉立委、性騷擾醜聞接連曝光、最終讓他退選沈潛,也看到一個政治新星的提早破滅,或許也隱隱透射傅榆的幻滅。
關於青春與民主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尾聲,畫面接回電影的第一個畫面,是2017年的陳為廷與蔡博藝回到鏡頭前,重看五年前畫面中那個在街頭衝刺的自己。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段對話中最激動的卻是泣不成聲的導演傅榆;至此我們看得分明,這部紀錄片的真正主角依然是傅榆自己,她在這長達五年、從社會運動烽起又沈寂的漫長過程中,如何面對自己的困惑、挫敗與最終幻滅。從傅榆的自述可以揣測出她的情緒潰堤,應該來自於領著她走進社運的陳蔡二人接連退出後,她無處可依的茫然與失落。原來,當陳與蔡對於整段歷程的紛擾起落都放下了、又向前走了,最在意的終究是傅榆。
身兼攝影與剪輯的傅榆其實大可把這段剪掉,不讓觀眾看到她的脆弱。但她選擇保留,讓本片除了記錄歷史與激進政治之外,也有邱貴芬所謂「私紀錄片」的私密與誠實。傅榆並不掩飾她的青澀、忐忑不安,正如同片中的陳為廷與蔡博藝,也不特意隱藏他們對街頭民主與明星光環的惶惑,乃至於最後的失敗。是的,失敗。如果從本片伊始傅榆想要透過陳蔡二人追蹤台灣街頭民主運動以及兩岸三地的串聯,到最後卻得到陳蔡在各自舞台的挫敗退場、街頭民主運動在港台二地快速消散、傅榆自身無所適從,那麼《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無疑失敗了。即使有去年台北電影節、金馬獎雙雙掄元的光環,傅榆的金馬得獎感言所激起的漣漪讓輿論完全失焦,無視於本片的創作初衷與歷程,縱然非戰之罪,本片同樣是失敗了。
但這「失敗」彌足珍貴,與它的青澀、不成熟等量齊觀,同為《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關鍵字。它作為傅榆與陳為廷、蔡博藝共同參與見證台灣近二十年來最大規模、能量最驚人的社會運動的影像作品,見證了這三位青年人的脆弱、不成熟、「失敗」與沈澱,相信也是一整個世代台灣青年人參與民主的天真與沈澱。觀賞本片時我不斷想起《廣場》(2011),這部至今台灣唯一一部記錄野草莓運動的長篇影像作品。這部充滿當時青年運動者衝動、混亂與爭論的作品,可能讓人解讀為青年人莽撞、青澀、無知、不成熟的標準表現,免不了還招來訕笑譏諷。我卻不做如是想。我認為,《廣場》見證的是一群青年人憑藉理念直接參與民主的一場練習,在眾人選擇躲在鍵盤後、投票亭內、電視螢幕前「行使」民主時,他們起而行貫徹民主。《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亦可作如是觀。
當然,這場練習的代價不小,但哪個民主過程不是呢?陳為廷與蔡博藝以他們的街頭/校園肉搏、傅榆以她的紀錄影像,在第一線參與、體驗、練習民主,不正是民主之為民主的重要內涵?而《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或許便見證一整個世代寶貴的民主練習。以太陽花運動為主要題材的長篇紀實作品,本片才是第三部;傅榆以肉身和攝影機為這段歷史留下痕跡,將成為未來世代記憶與反思台灣民主的重要資產。
*延伸閱讀:《放映週報》焦點影評和《新活水》刊登的傅榆專訪都以「失敗」入手,建議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