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30, 2015

2015 城市遊牧影展 個人觀察

過去半個多月來維持看片,無奈俗務繁多,疏於記敘觀影心得,難以顧及此處庭除。這裡先交代半個月前的城市遊牧影展。這是我頭一次參加城市遊牧,殊不知這影展已長跑十四、五年之久,茁壯成長約兩週規模的影展。我依然受限於雙城人生,只能在週末看片,這次買了兩份套票,最後看了七部,整理心得如下。

The Thumbs-ups

首先,我很幸運,看到影展開幕影片《柬埔寨饒舌魂》(Cambodian Son, 2014),旅居美國、立志拍商業動作片的日本導演隨妻到柬埔寨,與片中主人翁Kosal因緣際會;而Kosal這位美國長大、成年後因故被遣返回柬埔寨且終身不得再入境美國的難民,也因緣際會成為國際知名的饒舌詩人。單是Kosal的人生就是絕佳的紀錄片題材,加上導演更成了相當有趣的組合。如果導演也將自己放進片中兩相對照,或許電影會失焦,但也可能加倍精采。

其他餘韻不絕、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還包括《膺品大師》(Art and Craft, 2014),講一位具有自閉傾向、卻能以化腐朽為神奇的方式完美複製藝術品的無名男子的故事。《世界存亡一指間》(The Man Who Saved the World, 2014),以混合戲劇手法與紀實影像的非傳統模式、在1983與當下之間來回跳躍,既看Stanislav Petrov這位蘇聯時期軍官當年如何單憑自己的判斷,擋下幾乎要發生的、足以立刻毀滅世界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也看被世界遺忘整整三十年、老邁的Petrov,應邀赴美演說的旅程。任何稍有想像力的觀眾,應該都知道整個人類的歷史壓在Petrov身上的重量,卻無論如何也難以想像,當年Petrov分毫之差,可能世界就此停在1983年。

Netflix製作、入圍2013年奧斯卡紀錄片的《維倫加》(Virunga, 2014)背景設定在非洲唯一未曾受到歐洲殖民的剛果,卻未能倖免於資本主義與政治腐敗的摧殘,財團結合叛軍、將手伸進蘊含豐富礦藏的國家公園內,並不惜與政府開打。但本片主角並不是政府、叛軍、財團,而是國家公園內的黑猩猩。這個國家公園是黑猩猩的棲息地,而全世界僅剩數以百計的黑猩猩仍在此存活。這場剛果政府與財團的對抗不僅是國家公園保衛戰,對於國家公園的保育人員來說,也是黑猩猩的生存鬥爭。

短片系列往往是各影展驚喜所在。很幸運,選到的短片三,其中的《背道而馳》(Contrapelo, 2014)AFI畢業作品,製作人是台灣女將劉品均;美國菁英電影學堂出品,自然非同小可,故事面技術面皆到位,極為好看。其他如老外拍台灣電影的《凝》(She Stares at the Ceiling, 2014)、陳靜儒的台藝大畢業作品《阿嬤妳還記得嗎》(2014),都是劇情較有重量感的作品,就技法與節奏掌握來說或許不盡完善,但各有可觀處,也都有發展成長片的潛力。

故事比電影精彩

奧地利導演橫跨奧地利與中國兩地拍攝而成的《雙喜》(2015),故事本身之妙不可言、之匪夷所思,比電影本身精彩十倍。號稱全世界最美麗的小鎮座落於奧地利中部依山傍水的湖畔,在中國廣東有個雙胞胎,某強國企業斥資數以十億計的龐大資金,以百分百複製的方式,在廣州近郊也打造一個完全一模一樣的小鎮。此類完全超越拉斯維加斯、迪士尼的眼界,只能說如果布希亞在世,肯定會宣稱他的預言成真,吾人已活在擬仿、超真實的世界中。

另一部故事比電影出色的作品是《美麗島大道》(Formosa Boulevard, 2015),一個長年住在台灣的老外導演拍了一部困居台灣、醉生夢死、A了不該A不能A的錢而引來黑道追殺、同時巧遇剛下飛機的加州逃婚仔、一起亡命高雄最後不免一死的黑色喜劇電影。故事荒誕離奇,據稱改編自真人真事,可惜電影本身拖泥帶水,在戲謔、浮誇與老套之間分寸拿捏有欠細膩,導致節奏感嚴重掉拍、許多幽默橋段因太過用力反而難笑,75分鐘的片長一路看下來感覺有兩倍長。可惜了一個歪果忍在台灣的crazy night story

Nomads in the Urban Space

以我看過的七部片來說,我對今年城市遊牧影展的觀察是,它似乎將今年主題定位為錯置(displacement):不論是在故土中流離、被時代所遺忘、或飄蕩在自己的心靈中,這些電影、這些故事,多呈現一種不合時宜、或是被割離原有的時空、情感或心智脈絡,而出現某種程度上的異化。被迫離開自己生長的國度是如此,無法「正常」與人往來、生活也是如此,於異地完美再造一整個生活空間,何嘗不是如此?或許這個觀察是我的錯覺,但我不禁揣想,如此巧妙的媒合,是不是和主辦人本身就是個旅居台灣多年的歪果忍有關。

老外確實是城市遊牧的主力。我在城市遊牧的初體驗算是大開眼界,從沒有在台北或台灣的任何公開場合看過這麼多老外齊聚一堂。主事者不簡單,我如果沒記錯,整個影展沒有來自任何官方單位的贊助,單靠企業贊助撐起整個影展、保持影展運作本身的獨立與活力,這點在國內極為難得。這些因素相輔相成下,整個城市遊牧影展堪稱台北老外的同樂會,展場外如夜店門口,滿場英文啤酒,幾乎每個場次的觀眾都是外國人比台灣人多。這是個有趣的場子,選片邏輯活潑,經營出自己的路數,還能看到歪果忍拍台灣電影,不但別有趣味、也看見「國片」的活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