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可以寫的東西真是太多了。我先寫政治。
國內鬧哄哄的大小事一堆。中正紀念堂名字要改不改,匾額拆是給拆了,站牌卻不換,所以舉頭看見自由廣場,低頭還是中正堂,頗有井底觀天之妙。中正堂改名鬧得雞犬不寧,該炒的新聞也炒了,不該流的血也流了,不知道政客們滿意了沒,百姓們又學習到了什麼?我是專指改名這件事,大家應該多少嗅出這整件事情的荒謬。對我來說,其實改成什麼名字都一樣,曾經叫做中正紀念堂的那塊地方還是白牆青藍琉璃瓦,老人還是舞劍拉琴推手下棋,新人照樣對鏡拍照,生活本身沒有因為這地方改成什麼名字而多了或少了一點什麼。集體記憶是會改變的,但集體記憶也會遺忘,就像打狗哪年改成高雄,雞籠哪年改成基隆,誰改的,改名那年人民反應又如何,多少高雄人基隆人還記得?但是你聽過多少高雄人要求把他們的故鄉改回打狗?高雄市長民進黨都幹了幾任了,你聽過誰喊著改市名改中正路中山路?沒有人提起,也沒有人想過。
重點就在這個沒有。的確,中正紀念堂這個地標是威權時代的產物,它是一整個政治高壓與無數鮮血的時代祭品,它對許多台灣人來說象徵殘忍與黑暗的時代記憶。但是時代改變了,台灣變天了,政權易手了,中正紀念堂對台灣人或是台北市民來說,它的政治意義與歷史象徵變得不那麼重要,或者說變得不那麼僵硬。中正紀念堂的廣場如今不是國家政權的工具,而是通俗文化與精緻文化的交流地;三大男高音在這裡表演,明華園,亦宛然,楊麗花也都在這裡表演,北一女樂儀隊在這裡練習,野百合運動那些今天高坐在總統府裡的政治人物當初也曾在這裡吶喊他們的熱血。那個威權的手染鮮血的中正紀念堂,就像那早已沒有人去瞻仰的巨大銅像,已經漸漸消失在集體記憶中,逐漸變成你的我的爺爺奶奶的趕路學生的熱戀男女的中正紀念堂。今天誰還會去跟小學生說中正紀念堂是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先總統蔣公,念到蔣公名諱的時候大家還要像觸電一樣肅立致敬?
那改名除了政治操作,還剩下什麼?我的看法是沒有。不然當年介壽路都能正氣凜然地改成凱達格蘭大道了,今天換你民進黨當家,高雄改回打狗你看港都人依不依?鹿港改回洛津要不要?西門町又為什麼不能改回艋舺?集體記憶與歷史永遠是選擇性的,所以詮釋歷史者決定他想要詮釋的歷史與集體記憶與方式,再編造一個位於道德制高點的理由去包裝那個詮釋。大中至正改自由廣場給了我們什麼樣的歷史?這個廣場早就是自由的了,大中至正又有何不能讓民進黨來大中至正?執政者要的不是別的,要的正是命名的權力,之前的名字別人用了,它不爽,所以要自己給個名字,指定這個空間這個地方的所有權。所以民進黨就是國民黨,也就是共產黨,唯一不同的是它叫民進黨,而這自由廣場的名字是它起的,不是國民黨。
我說過改不改名我是無所謂的,我也不覺得改了名字就真能改變什麼。我們今天怎麼在生活中看中正紀念堂,二十年後別人也就怎麼看待自由廣場,歷史真相轉型正義什麼的,都只是政客們跟隨之起舞的知識份子的高調。這其中最弔詭的地方莫過於中正紀念堂這五個字,還真巧在選前一年,對綠軍突然變得刺眼了,對藍軍突然變得寶貝了,而老百姓則突然驚醒了,對這個名字突然變得有感情了,捨不得了,大家紛紛去拍照留念,好像要去告別一條多年來默默守在家門前的老狗。這叫做沒事找事,本來兩千多萬人都不稀罕的,偏偏要去動它,現在所有人都在乎了,在乎的是什麼也不知道,真的實現了什麼正義反而沒人在乎,唯一成就的是搞得大家雞飛狗跳的。
自作聰明的綠軍政客們啊,這時候你們會不會覺得自己很犯賤呢?
12月 09, 2007
12月 01, 2007
地圖,電影,音樂,記憶
“我們的記憶在攝影、電影、唱片和數位影像種種立即性語言的陳列下顯得越來越切身。在這些地方,記憶被捕捉、放大和擴散。複製性科技使得「永恆回歸」成為可能。然而在此卻另有一種科技永遠無法完全譯出的深邃曲調。我們的記憶在慾望著時間和生命的同時,試圖將我們與遺忘隔離;而在我們重複地向聲音探求的過程中,清晰但無法解讀的慾望遂無所不在。音樂是一張多層次的地圖;它同時與時尚(對於新鮮事物的重複)和記憶(消失在時間中的記憶)相連。它讓我們能在意識和遺忘間搭起一道脆弱的橋樑。它將由事件所組成的歷史變為不斷變動和無時間意識的記憶,而其所藉由的方法便是允許我們標記時間並將之喚回,將過去帶回現在,並允許我們在其回聲中尋找其他夢想和未來。”
“然而,雖然聲音無所不在,但它們卻總是被寫入某個地點特殊的詩學之中。音樂和存有的呢喃作為語言、書寫和記憶總是包含著傳譯的動作。在傳譯中所引發的再記憶過程中,試圖再現的意圖被打斷了。這種意圖在傳遞過程中—不論其是歷史、想像或夢境的文本—被轉化且帶入新的訊息,並在動作行進間置換了再現的意圖。關於現實與再現,過去和現在之間所想望的模寫關係在某個情境的激進歷史性中被顛覆,而這種情境存在於感知的溢出與傳譯、記憶、書寫、敘事、認知限制間永無止盡的缺口之中。傳譯在其立基之處便已透露出其缺口。”
“事物「原本為何」並沒有任何簡單或直接的方式可以還原,只有這些事物如何被記憶和傳譯的狀態:不是發生過了什麼,而是正在發生什麼。因此,一切事物皆被記憶和壓抑,每一個見證都有其缺憾之處,而每一次記憶也都注定要不斷地回憶。記憶也可以被稱作是遺忘、排除失落、否認缺陷、取消語言失敗和意圖不完整性的藝術。因此,記憶並非源頭、事先立下的規則或命運,它反而是心靈在現在的釋放中對過去細節的苦痛所做的重寫,是一種泉源、一張供人寫作的書桌……”
“然而,雖然聲音無所不在,但它們卻總是被寫入某個地點特殊的詩學之中。音樂和存有的呢喃作為語言、書寫和記憶總是包含著傳譯的動作。在傳譯中所引發的再記憶過程中,試圖再現的意圖被打斷了。這種意圖在傳遞過程中—不論其是歷史、想像或夢境的文本—被轉化且帶入新的訊息,並在動作行進間置換了再現的意圖。關於現實與再現,過去和現在之間所想望的模寫關係在某個情境的激進歷史性中被顛覆,而這種情境存在於感知的溢出與傳譯、記憶、書寫、敘事、認知限制間永無止盡的缺口之中。傳譯在其立基之處便已透露出其缺口。”
“事物「原本為何」並沒有任何簡單或直接的方式可以還原,只有這些事物如何被記憶和傳譯的狀態:不是發生過了什麼,而是正在發生什麼。因此,一切事物皆被記憶和壓抑,每一個見證都有其缺憾之處,而每一次記憶也都注定要不斷地回憶。記憶也可以被稱作是遺忘、排除失落、否認缺陷、取消語言失敗和意圖不完整性的藝術。因此,記憶並非源頭、事先立下的規則或命運,它反而是心靈在現在的釋放中對過去細節的苦痛所做的重寫,是一種泉源、一張供人寫作的書桌……”
《電影城市》,頁303-304。
11月 10, 2007
賈樟柯 -- 站台
上星期看了賈樟柯的這部七年前的舊作。大致上講的是山西汾陽文工團的青年男女在八零年代改革開放前期的生活故事,也可以說是從這些生活開始面臨變化的文工團青年男女的身上側寫出中國社會正要天翻地轉的故事。
美版的DVD裡有一段導演訪談。訪談裡賈樟柯提到這部片有很多個人感情的投射,是他曾在文工團工作過的姐姐的生活寫照,也是對他自己青年生活的回看。他說到八零年代初期改革開放剛開始時,山西老家生活還很單調貧乏,入了夜之後什麼活動都沒有,電力不普遍,民生困頓,想來沒有夜市。電視電台沒有節目,常常一家四口吃完飯後坐著聊天,有時聊到都沒了話題,就這麼坐著相視無語一整夜。然後有朋友偷偷告訴他,把收音機調到某個頻率可以收到台灣的電台節目,所以他就開始偷偷聽台灣的電台。
看著賈樟柯對鏡頭說這段話時調皮又有點靦腆的淺笑,我突然有很複雜而難過的心情。八零年代初期在中國才剛開始改革開放,而當時民國七十年代的台灣,正要從經濟起飛進入到整個社會全面衝撞戒嚴時代的強弩之末,人民彷彿積蓄了數十年的能量與不滿,要把架了這許多年的各種社會藩籬推倒。然而那畢竟還是個報紙只有四大張海巡部還叫做警備總部的時代,政治安定是因為有一部以恐怖統治為基礎的法律,經濟與文化生活起飛都在這個前提上危危顫顫地進行著。但是這個今天少有台灣人還會回望緬懷的時代卻是他人當時苦悶心靈的出口,而身為台灣人,賈樟柯或那整個時代中國青年對台灣的想像卻也是我的驕傲。片中那黃土高原上的破落城市中的年輕人們,不只聽著鄧麗君也聽著齊秦,笨拙地刷著吉他對著音樂跳凌亂的舞步。我相信,對於他們來說,鄧麗君齊秦乃至於台灣都是符號,是遙遠而輕飄飄的美好想像。那不可捉摸卻又彷彿很實在的東西,也許叫自由,也許叫富足安康,甚至也許叫民主,總之對當時的許多中國人來說該是這樣的。至少對片中的年輕男女該是如此。
而站台問世的時間距離那個時代又過了二十年。中國改革開放轉了幾折倒是往富足跨進了一大步,抱回了香港這金雞蛋,明年也要躊躇滿志地在京城辦奧運,雖然人民還是沒有基本的民主權利。而台灣呢?解嚴了,終止動員戡亂了,也改朝換代了,民主與自由怎麼辦還在跌跌撞撞中學習著,富庶的生活或許依舊卻已經不是所有人能想望的了。我並不緬懷戒嚴時期,雖然戒嚴在我的生活記憶裡滿是操場與紅包的快樂童年;我只是有種感慨,國民黨時期的台灣雖然有被迫扭曲的集體人格,但也是許多華人的想望之地。一個小小的島在他們的想像中比一個中國還大,因為裝著無限的希望與夢想。如今面對台灣的未來,連台灣人自己也沒法豪氣起來。
賈樟柯短短的一句話讓我從同世代的中國人的眼睛回看二十年前的閃著光的那個台灣,又從二十年前的海峽兩岸反照今天,一來一往之下竟折射出這許多唏噓。
美版的DVD裡有一段導演訪談。訪談裡賈樟柯提到這部片有很多個人感情的投射,是他曾在文工團工作過的姐姐的生活寫照,也是對他自己青年生活的回看。他說到八零年代初期改革開放剛開始時,山西老家生活還很單調貧乏,入了夜之後什麼活動都沒有,電力不普遍,民生困頓,想來沒有夜市。電視電台沒有節目,常常一家四口吃完飯後坐著聊天,有時聊到都沒了話題,就這麼坐著相視無語一整夜。然後有朋友偷偷告訴他,把收音機調到某個頻率可以收到台灣的電台節目,所以他就開始偷偷聽台灣的電台。
看著賈樟柯對鏡頭說這段話時調皮又有點靦腆的淺笑,我突然有很複雜而難過的心情。八零年代初期在中國才剛開始改革開放,而當時民國七十年代的台灣,正要從經濟起飛進入到整個社會全面衝撞戒嚴時代的強弩之末,人民彷彿積蓄了數十年的能量與不滿,要把架了這許多年的各種社會藩籬推倒。然而那畢竟還是個報紙只有四大張海巡部還叫做警備總部的時代,政治安定是因為有一部以恐怖統治為基礎的法律,經濟與文化生活起飛都在這個前提上危危顫顫地進行著。但是這個今天少有台灣人還會回望緬懷的時代卻是他人當時苦悶心靈的出口,而身為台灣人,賈樟柯或那整個時代中國青年對台灣的想像卻也是我的驕傲。片中那黃土高原上的破落城市中的年輕人們,不只聽著鄧麗君也聽著齊秦,笨拙地刷著吉他對著音樂跳凌亂的舞步。我相信,對於他們來說,鄧麗君齊秦乃至於台灣都是符號,是遙遠而輕飄飄的美好想像。那不可捉摸卻又彷彿很實在的東西,也許叫自由,也許叫富足安康,甚至也許叫民主,總之對當時的許多中國人來說該是這樣的。至少對片中的年輕男女該是如此。
而站台問世的時間距離那個時代又過了二十年。中國改革開放轉了幾折倒是往富足跨進了一大步,抱回了香港這金雞蛋,明年也要躊躇滿志地在京城辦奧運,雖然人民還是沒有基本的民主權利。而台灣呢?解嚴了,終止動員戡亂了,也改朝換代了,民主與自由怎麼辦還在跌跌撞撞中學習著,富庶的生活或許依舊卻已經不是所有人能想望的了。我並不緬懷戒嚴時期,雖然戒嚴在我的生活記憶裡滿是操場與紅包的快樂童年;我只是有種感慨,國民黨時期的台灣雖然有被迫扭曲的集體人格,但也是許多華人的想望之地。一個小小的島在他們的想像中比一個中國還大,因為裝著無限的希望與夢想。如今面對台灣的未來,連台灣人自己也沒法豪氣起來。
賈樟柯短短的一句話讓我從同世代的中國人的眼睛回看二十年前的閃著光的那個台灣,又從二十年前的海峽兩岸反照今天,一來一往之下竟折射出這許多唏噓。
10月 30, 2007
ㄉㄨㄥˋ見觀瞻?
那天在講電話時她突然問我知不知道這個成語
我想都沒想就說當然知道啊
還信誓旦旦地說那曾經在某一本國文課本出現過
接著我們就花了十分鐘討論了這句成語的意思跟用法
我還自信滿滿地說ㄚ那就是妳的一舉一動都是別人觀察學習的指標云云
為了確認我的正確無誤,還上網查這句成語的出處意義
這時候才顯得出人的自以為是跟知識的誤解可以到泛濫什麼程度
身邊沒有辭海辭源的我查了幾個比較有規模的線上字典
查不到任何的洞見觀瞻或是動見觀瞻
偏偏幾天前還在某大電子報的讀者投書裡看到洞見觀瞻
用法大致是眼光獨到且劍及履及的意思
一眼望去自然是看不出有什麼問題的
但那到底是不是我們無中生有的成語呢?
到底坊間琅琅上口的ㄉㄨㄥˋ見觀瞻到底是哪裏冒出來的?
我想都沒想就說當然知道啊
還信誓旦旦地說那曾經在某一本國文課本出現過
接著我們就花了十分鐘討論了這句成語的意思跟用法
我還自信滿滿地說ㄚ那就是妳的一舉一動都是別人觀察學習的指標云云
為了確認我的正確無誤,還上網查這句成語的出處意義
這時候才顯得出人的自以為是跟知識的誤解可以到泛濫什麼程度
身邊沒有辭海辭源的我查了幾個比較有規模的線上字典
查不到任何的洞見觀瞻或是動見觀瞻
偏偏幾天前還在某大電子報的讀者投書裡看到洞見觀瞻
用法大致是眼光獨到且劍及履及的意思
一眼望去自然是看不出有什麼問題的
但那到底是不是我們無中生有的成語呢?
到底坊間琅琅上口的ㄉㄨㄥˋ見觀瞻到底是哪裏冒出來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