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17, 2018

會遇到「綦」也是拜學生從此姓所賜。「綦」乍看之下令人聯想到「纂」,但兩字並無明顯關聯,要是沒查字典就不明就裡亂叫人,真的很失禮。

綦,音同「期」,從「糸」部、八畫。它是「綥」的俗字(雖然明明筆畫變多了),用字法則如何從「綥」演變為「綦」,需要進一步考察,但可以確定的是《說文解字》只收錄「綥」,也就是說西漢之前應該還沒有「綦」這個字。只是兩千年後的《康熙字典》所解的「綦」,卻說《說文》裡已有「綥或从其作綦」的說法,不知從何考來?總之,此兩字通用,意思也相同,這是可以確定的:不論是許慎或康熙,都說是「帛蒼艾色」,一種青黑色的布,還舉出《詩》經〈鄭風〉篇中提到「綦巾」作為未嫁少女穿的一種服飾。

許慎另外還收錄了「不借綥」的說法,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的說明是「不借亦作薄借。薄音博。禮喪服傳曰。繩屨者、繩菲也。注云。繩菲、今時不借也。急就篇作不借」,接著又提到「綦、屨係也。所以拘止屨也。讀如馬絆綦之綦」云云。雖然從這段描述看不太出來為什麼不給借,後來在教育部重編字典、「漢典」網站收錄的「綦」字項下也已完全不再提到這段敘述,「不借」的典故也因此消失,但留下了另一道關於「綦」用法的線索:繩、帶。

更清楚的例子出現在《儀禮》,收錄了「綦繫于踵」一詞,將「綦」做為名詞「履繫」、即鞋帶的用法,不知為何許慎就不收了。

「綦」還可以當作動詞,來表示推到極致、極限。《荀子》有「綦大而王,綦小而亡」,也有「目欲綦色,耳欲綦聲」,都是這樣的用法。

最後,也是引發我好好認識這個字的起點,「綦」也是個姓,是罕見姓氏,不論是一般字典或《廣韻》的案例,都是從宋朝開始講起,或許是很晚近才開始有的姓氏。至於是什麼狀況下開始有「綦」姓呢,有一說是從黃帝時期的姬姓演變而來,也有一說是鮮卑人漢化後採用的姓,另外也有兼容並蓄的多源說,是最折衷的說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