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27, 2018

2017國片票房觀察:外語驚奇篇

這篇其實有點文不對題,因為談的都不是國片、甚至不是華語片。但去年的外語片市場有一現象實在很特殊,特闢這番外編來談談。

去年國內電影市場的外語賣座片中,有一群非好萊塢作品的崛起,而且先後接續,一整年下來幾乎不曾中斷過,在一票超級英雄的夾殺中成功存活下來,甚至大放異彩。這些非好萊塢的外語片,在國內上映之初,片商應該都不曾預料到他們的票房會一路飛奔,最後成為賣座鉅片。

這些非好萊塢作品來自五湖四海,首先登場的是寶萊塢出品的非典型寶萊塢作品《我的冠軍女兒》。本片在去年三月登台之前,已在2016年於家鄉締造印度影史票房紀錄(雖然隨即於隔年被《巴霍巴利王:磅礡終章》超越);寶萊塢電影曾在台灣製造過些許驚奇,但《我的冠軍女兒》所引起的話題與成績,遠遠超越之前任何一部寶萊塢:勵志溫情兼具又無比精彩的《我的冠軍女兒》,最終在台灣以驚人的16683萬票房,成為寶島史上最賣座的印度電影。

《我的冠軍女兒》下檔之際,西班牙作品《佈局》(Contratiempo, 2016)於六月初推出,迂迴曲折、層層推敲的驚悚推理劇碼立刻造成話題,最後雖然沒能催起票房上億的巨浪,但4090萬票房在歐洲電影來說已屬出色。西班牙電影一直以來都給我故事紮實、戲劇張力飽滿的印象,尤以驚悚路線的劇情片格外出色。去年引進國內院線的西班牙電影如《設局》與《抓狂酒吧》,也都是表現不俗的驚悚型態作品,相信這些年來累積的口碑,能引起國內觀眾對阿莫多瓦作品以外的西班牙電影更多關注。

幾乎已成接力模式,緊接著《佈局》即將下檔的七月底,來自泰國的考場舞弊大觀作品《模犯生》,未排上院線便已強勢宣傳,在考試文化同樣盛行的寶島,當然引起話題。為了考大學考國考考托福考GRE,整個東亞對於考試決定人生的標準社會化模式,早已熟悉到愛恨交織,各種背題猜題的小動作自然不陌生,作弊招數或許也略知一二,相關電影也都有那麼一兩部。《模犯生》做到了迭出新招的舞弊大觀與完美掌握緊湊張力,並充分結合泰國社會、或許也是許多亞洲社會的共同記憶,最終衝出驚人的14795萬票房,成為台灣影史最賣座的泰國電影。本片在家鄉也是年度泰語片票房冠軍。

暑假結束後這接力賽還持續跑著,八、九月輪到《軍艦島》和《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登場。前者全力衝刺票房,最終以驚人的6917.6萬作收,卻沒激起什麼廣泛的討論;反而《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這部以喜劇動作劇情包裝1980年光州民主化運動與武裝鎮壓的作品,在韓國成為話題,觀影人次衝到年度第一,直到跨年之際才被《與神同行》超越。此威勢在台未能締造同等級的票房成績,如今下檔之際累積3936萬票房,最終應能突破四千萬門檻。雖然此片在台灣的票房或許不如預期,但所引發的話題四處延燒,大多是「台灣能否拍出自己的二二八或白色恐怖版本《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這類的感嘆。的確,在結合電影娛樂與歷史正義的努力上,韓國比我們走得遠非常多,早在韓國商業電影復興之初,便有《共同警戒區》(2000)乃至於較近期的《駭人怪物》(2006)、《我的超人男友》(2008)這些成功的嘗試;不過,這些畢竟是虛構的故事與情節。近十年來,直接取材自歷史事件、直探社會正義題材的劇情片密集出現,如《華麗的假期》(2007)、《熔爐》(2011)、《正義辯護人》(2014)、《鬼鄉》(2016)、《雪地裡的擁抱》(2017)、《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2017)、《花漾奶奶秀英文》(2017),皆以嚴肅沈重的劇情片為主,卻也有以輕喜劇起步、舉重若輕的慰安婦題材傑作《花漾奶奶秀英文》,題材或類型元素上的多方位並進、先於市場考量的創作勇氣、以及最終無論是票房或口碑的斐然成績,是國內遠遠追不上的。我們確實有了《血觀音》,而那確實是好的開始,但那畢竟還是個開始而已。

時令入秋,話題作品轉而來自日本,東野圭吾作品改編的《解憂雜貨店》於兩個半月的映期共催出5885萬的票房,也成話題之作。不過這樣的表現卻遠不是去年日片在台灣的最佳成績:去年在台灣的票房表現相當或以上的其他日本電影,全部都是動畫作品,包括《刀劍神域劇場版》(5546.1萬)、《電影版聲之形》(6866.5萬)和《名偵探柯南:唐紅的戀歌》(7036.3萬)。該說是日本動漫在寶島耕耘有成嗎?我沒有特別追蹤日本動畫電影、尤其是劇場版動畫電影,但我確實有這樣的印象,受歡迎的電視動畫如柯南、神奇寶貝、海賊王等系列,劇場版作品年年登台,印證日本動畫在國內始終有一定的票房實力。這兩年更有《你的名字》這等作品,不但票房口碑齊登頂,還逼得宮崎駿放話要重出江湖。《你的名字》究竟有沒有撼動宮崎駿招牌的能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較年輕世代動畫導演如新海誠、細田守的接棒態勢幾乎完成。

(回看國內的《幸福路上》,如今也終於即將邁過千萬票房的門檻,導演宋欣穎的苦心投入總算有所回饋,值得再次嘉許鼓勵。)

最後再記一筆:耶誕節檔期才上映的韓國作品《與神同行》,短短十天就炸出11800萬的票房迎向新的一年;上映滿一個月之際,這部台韓兩地都破紀錄的驚奇之作,在台票房已突破四億大關,不但已穩居去年在台上映外語片榜眼,「略」遜於6.5億的《玩命關頭8》,更遠遠超過寶島影史賣座韓片第二名《屍速列車》(2016;3.4億)達六千萬之多。而且《與神同行》賣座飆勢不止,在進入二月情人節、恰好也是春節檔期之前,還有半個月放眼無敵手的優勢,這班光速列車會衝到什麼程度才停止,想想當真不可思議。

*本系列票房觀察,所有票房數字參考自國家電影中心網站的電影票房資訊系統,另有網友在批踢踢整理了去年國內票房排行,並有國片、外片、動畫片等分類,相當佛心而且好用,也提供比對參考。

1月 21, 2018

2017國片票房觀察:突破篇

去年國片還有幾個現象值得一探。關注國片景氣變化的人會注意到去年的票房萎縮,不僅難再見破兩億大關的強片,甚至只有《紅衣小女孩2》一部跨越億元門檻。但這未必是壞事。確實,《海角七号》票房奇蹟十年,反覆炒作溫情與草根本土的商業電影走勢難免疲軟;但這正也意味著轉機的出現,去年國片票房排行榜上幾部體質獨特的作品,便說明開拓性的題材可以使非商業體質的作品也能有突出的票房表現。

這裏指的無非是直探社會/政治黑暗面的劇情片。去年兩部神佛加持作品,《大佛普拉斯》與《血觀音》,先後拿下台北電影節與金馬獎的最大獎,但更令人精神一振的是,兩部片都直探寶島近年來喧騰至沸點的社會不公義題材,且尖銳深刻痛快淋漓,前所未見。國片一直以來很難針對社會議題做直接正面且尖銳的批判,即使是紀錄片都極難得見,大多以迂迴的方式表現,譏諷挖苦者有之,著眼於小人物悲歡亦有之。在此之前,同樣拿到金馬獎最佳影片的《不能沒有你》(2009)是最接近的例子。但相同題材的《大佛普拉斯》顯然接足了地氣,近三千萬的票房雖稱不上漂亮,但台北電影節與金馬獎風光十足。黃信堯在紀錄片領域耕耘多年載浮載沈,轉換跑道執導劇情長片一舉奪下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不免令人莞爾,但或許會是黃信堯創作的轉折點。至於加倍辛辣的《血觀音》,以上看九千萬的高票房穩坐年度國片第二,上映兩個月仍在院線衝刺,無論最後是否能跨越九千萬門檻,這表現都令人驚喜。楊雅喆從《囧男孩》(2008)、《女朋友.男朋友》(2012)以來,社會關懷始終不改,但口味愈來愈重,這次大膽突破國片題材的某種不成文禁忌,《血觀音》的力道令人難以招架。如果國片將來能在政治黑暗面這題材的開發上有所成就,楊雅喆《血觀音》的貢獻絕對不可磨滅。

去年國片還有一個堪稱里程碑的創舉,便是VR技術的開發。號稱《郊遊》(2013)後告別電影圈的蔡明亮,不知是技癢難忍、還是要暗示VR電影乃有別於傳統定義的投映式電影,去年在HTC贊助與技術支援下「復出」,拍攝號稱國內第一部VR電影《家在蘭若寺》。本片參加去年威尼斯影展首次針對VR電影設置的虛擬實境體驗獎項失利,敗給家鄉另一代表、多媒體藝術家黃心健與音樂家Laurie Anderson合作的《沙中的房間》;不過,這也意味著大型國際影展首次設置VR競賽單元,國內就有兩部作品角逐,一部大師作品、一部掄元,也是好事一樁。《家在蘭若寺》放映場地也特別,於金馬影展選在西本願寺舊址的樹心會館放映,秒殺後緊急加場仍秒殺的程度看出「蔡明亮」金字招牌與VR電影的噱頭果然有話題性。本片粉專已放話會排定院線放映,屆時怎麼放映,是否會催起另一波熱議,令人期待不已。

除此之外,去年有幾部遊走在商業片路線與藝術氣息較濃的路線之間的國片,也造就票房佳績。其中首推以直銷產業為訴求的《地圖的盡頭》,不知是否業界成功動員,在口碑不佳的狀況下衝出1576.7萬的票房,令人側目。此外,改編自真實故事的《雖然媽媽說我不可以嫁去日本》,或許是題材討喜、也有明顯的觀光置入性行銷,本片最終累積1062.7萬作收,以其貧乏空洞的故事來說,算是票房亮麗。但加倍令人側目的應該是被貼上「邪典」標籤的《台北物語》,在坊間造成的話題性,居然引得影評競相提出能夠合理詮釋本片(據說)荒腔走板表現的理由,片商甚至在下片後又重新推上院線,最後硬是催出400萬票房。


四百萬的「高門檻」大約是2017年非商業國片共同的票房命運了。以下依票房高低略提幾部非商業國片的票房表現:

日常對話...................408萬
盜命師.......................357.1萬
翻滾吧!男人...........321.7萬
接線員.......................295萬
阿莉芙.......................216.5萬
自畫像.......................155.6萬
白蟻:慾望謎網.......147.6萬
曼菲...........................128.9萬
徐自強的練習題.......88.2萬
順雲...........................77.5萬
強尼.凱克...............75.5萬

這份片單顯然並不齊全,但我認為大致拼湊出幾個樣貌,整體來說當然是非商業國片的活力仍在,可能更甚於商業片,並且由於無需承擔大型商業片的高成本,票房壓力相對較輕,百萬數字的票房已屬佳績。其中紀錄片的表現甚至較商業片搶眼,尤其是《日常對話》、《翻滾吧!男人》,票房堪稱大賣。幾部獨立製作的劇情片如《接線員》、《白蟻》等,也都在少廳數上映的侷限中有不錯的表現。值得一提的還有正在院線帶動話題的《幸福路上》,從去年十月試映以來票房逐漸升溫,目前已累積近七百萬,是否可能突破千萬,成為國產動畫電影奇蹟,未來一個月可見分曉。

*這次金馬影展運氣不佳,沒能搶到寶貴的《家在蘭若寺》西本願寺場次票,只能含淚吃等院線。《放映週報》有篇彭湘寫的影評,對於這首部華語VR電影所預示的革命,有番相當好的討論,建議一讀。

1月 11, 2018

2017國片票房觀察:排行榜篇

去年的寶島電影市場,不論就探討的議題、電影美學的突破、或者票房表現,都各有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且成績不限於國片,值得記上好幾筆。去年國內華語片票房排行榜,前十名如下:

長城...................................12900萬
紅衣小女孩2.....................10573萬
血觀音...............................8721.2萬(上映中)
吃吃的愛...........................8520萬
大釣哥...............................6932萬
目擊者...............................5241萬
擺渡人...............................4740萬
追龍...................................4753萬
52赫茲我愛你...................4627萬
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4185萬

是的,去年國內華語片冠軍讓打著麥特戴蒙主演、張藝謀導演等招牌的中美合製中國片《長城》拿下了,以「區區」兩千五百萬不到的差距擊敗同樣破億的本土恐怖片《紅衣小女孩2》,兩片也成為去年在國內唯二破億的華語片。這份榜單中非土產的華語片還有中資片《擺渡人》與港產的《追龍》。說來或許聊堪告慰,多年來若干人士憂心忡忡的中國電影將血洗寶島影院的狀況,至今尚未發生;去年本土國片雖然稱不上表現亮麗,基本盤總算還是守住了,在華語片票房十強中保住七席,仍佔多數。當然,這是否意味我們就該開放每年中國電影配額(目前為每年十部商業放映,不包括影展參展與金馬主要獎項得獎作品),猶未可知;畢竟,周星馳連續兩年都因為這配額制度下沒抽到籤而直接發DVD,使得中國片對國內院線的票房衝擊如何,仍難評估實際狀況。但反過來看,這份榜單確實反映出國人對國片還有相當的支持度,同時港片亦仍未有起色。如今看來,香港電影在最近十年來兩岸三地電影產業板塊移動的巨變中受害最深,雖然過去兩三年看到新秀努力出頭,但產業體質已徹底改變,元氣大傷,短時間內不但無法回到二周、四大天王的榮景;在王晶、王家衛、杜琪峰、許鞍華、吳宇森、陳可辛等重量級導演都出走的此刻,還有多少人在傳承電影技術與文化,想到便不禁為香江感慨。

好的,那麼除去中國、香港的三部電影不看,去年國片票房表現如何,可以補進十強的吊車尾國片應該是: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3887.4萬
健忘村........................3661萬
大佛普拉斯................2887.5萬

這份榜單中還在檔上衝刺的有《血觀音》、《老師你會不會回來》以及《大佛普拉斯》(《追龍》也是),不過後三部都已經是每週僅幾萬元票房,接近下檔邊緣且排行大致底定。而這份榜單至少有幾個觀察可供參考:首先是國片回籠賀歲片檔期的努力值得肯定。去年春節檔期,單單是國片就推出三部;雖然沒有一部能破億作收,說來各見優劣,其中《健忘村》還惹上政治口水,連累票房表現,但總算都擠進國片年度十大。但說起來這三部春節檔作品似乎只有豬哥亮的遺作《大釣哥》勉強算得上賀歲片,或許也是這緣故,本片以逼近七千萬票房的成績,為同檔期表現最好的華語片(同時另有成龍的《功夫瑜伽》,在中國暴衝但寶島成績平平)。惜哉豬哥亮,重出江湖後,十年內推出的國片部部賣座,成為島上唯一票房保證,卻在這一年逃不過癌症索命、遺作票房也未能如往年衝破億元大關,只是豬哥亮再沒機會衝刺一次了。一代諧星已別,徒留歎息。

整整十年前,谷底徘徊的國片產業在魏德聖《海角七號》五億票房的驚嘆聲中奮起,許多人視為國片的光榮回歸。這十年來的國片產業趨勢,其中之一是商業片的復興,我認為最明顯的線索有二,類型片與續集片的出現。這兩個線索在這份榜單也都看到了。去年唯一破億的國片《紅衣小女孩2》不但為土產恐怖片類型表率,也成為繼《痞子英雄》系列以來第二款續集作;除了恐怖片類型之外,國片在開發驚悚/懸疑類型也成績亮麗,其中《目擊者》算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嘗試,《目擊者》也憑五千萬票房奪下去年國片第五名。更難得的是這兩部片都是程偉豪,或連同首部劇情長片《紅衣小女孩》(2015),他已經連續三部作品都是出色且票房可觀的類型作品。在魏德聖《52赫茲我愛你》嘗試歌舞類型卻票房低迷的同時,程偉豪竄起之姿,更能從類型電影的套式來掌握市場,儼然有成為票房保證的態勢,此人未來表現相當令人期待。

1月 01, 2018

東京:淺草;日本式拒絕

淺草寺是我此番日本行造訪東京的第一站。阿姨非常熱心,帶著我坐地鐵轉公車,搖搖晃晃一小時進城,算是善盡地主之誼,大概也因為淺草寺隨隨便便都很好逛吧?


淺草寺前後左右兩三條街,各式甜點、服飾、紀念品商店齊集,真的非常好逛,也還好我沒特別想買什麼,否則肯定會狠狠刷好幾筆。不過我有點幻滅的是,這擁有近一千四百年歷史、咸認東京最古老的佛寺,其實「雷門」燈籠、淺草神社、甚至五重塔等佛寺建築,都是二戰後重建。如今眼前的所有建築,都是戰後新造的鋼筋混凝土建築,並且屢屢重新上漆以確保簇新的外貌。說來沒什麼好意外,二戰時期無數空襲轟炸,千百年木造建築震毀焚盡,也是意料中事;這麼一想,把淺草寺當作旅遊景點而非古蹟,也就沒什麼了。


有關淺草寺,實無需我在此多介紹,倒是雷門斜對面的淺草文化觀光中心推薦去晃一下。雖說淺草寺周邊吃喝玩樂的觀光資訊,寶島遊客絕無需要去特別跑什麼旅客中心探詢,但這幢2012年落成啟用、至今不過五歲、既不高大也不雄偉的建築物,設計師卻是名聲響亮的隈研吾。建築本體採用仿日本傳統的「格柵」設計,確有不同於一般現代建築的混凝土、金屬或玻璃帷幕等質感,同時在夏天能達到遮陽降溫的效果。但此處地點或許才是真正吸引遊客造訪的主因。淺草文化觀光中心樓高不過八層,卻足以使頂樓展望台視野絕佳,不但淺草寺及周邊區域盡收眼底,東北向不遠的晴空塔也一覽無遺,堪稱美景無敵,難怪能夠成為景點。

我們在淺草寺一帶待了一整個下午,印象最深刻的卻不是美食或傳統藝品店,而是親身體驗了日本式的軟釘子。日本人文明海外的文化習性,其中之一是用各種委婉含蓄、隱約幽微的方式說「不」,我來東京的第一站,就在淺草見識到了。事情是這樣的,既然難得來到旅遊勝地淺草,好歹按圖索驥,找一兩間旅遊書介紹的名店,吃個甜點之類的。究竟該選哪間前進,其實我也沒有特別的想法,揀了書上圖片看順眼的、不用走太遠的、阿姨也可以吃的,就近找了過去。

想不到地圖在手、手機指路,就是沒看見招牌。照理說這名店應該不難找,我們在那幾條街繞啊繞就是沒有,難道是鬼打牆?阿姨決定去問店家。問了兩間餐館,站在店門招攬顧客的歐巴桑很認真地左盼右顧,最後帶著歉意說不太清楚;賣關東煮的大叔板著臉,「不知道」簡潔地回覆阿姨。我們飢腸轆轆,決定帶著半放棄的遺憾心情,隨便揀了一間勉強還過得去的名不見經傳餐廳,吃了一碗勉強還過得去的拉麵。

吃飽稍坐,養夠氣力後,我們繼續逛。結果劇情大逆轉。阿姨在餐館對面買了一雙步鞋,我們才走到路口,想不到就發現之前要找的那間甜點店,整個用白板為起來,上面接了一紙說明,整修中。原來如此,難怪不得其門而入。恍然大悟的同時,我們也有另一層恍然大悟:原來剛才領教了日本式拒絕!那兩位問路不成的阿桑和大叔,店家都在甜點店的十步之遙,尤其大叔的關東煮根本就在甜點店的對面,怎麼可能不知道?根本只是不想講而已。我不懂的是,甜點店和關東煮、餐館又沒有競爭關係,問路應該不至於失禮冒犯,為何不肯明講?但最讓我感到背脊發涼、越想越生氣的其實是那位阿桑,認真協尋原來都只是一場表演。就在三間店面遠的地方,她明明是知道的,卻用最委婉迂迴的方式向我們表達她的拒絕回答。

但這究竟是為什麼?如果不想回答,為何不直接說不知道?但為何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都不願意回答?我們究竟犯了什麼文化禁忌?住在日本三十多年的阿姨也是一臉困惑,我也始終搞不懂。

(從淺草文化觀光中心俯瞰淺草寺全區,視野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