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ing Woodstock (2009)
李安繼兩年前撼動整個華人世界的《色,戒》後繳出的這部當代音樂史上最重要事件的電影,自從出征坎城影展失利以來開高走低,在美國方面不但影評低迷,賣座之慘淡,完全無法跟《斷背山》(2005)的長賣又叫好相提並論,實在令轟ㄟ為他不捨、叫屈。
一般來說,媒體以著重父子價值的倫理劇角度來看待李安的作品,而且彷彿中西皆然,但這樣簡化李安作品其實有點不公平。李安確實是以探討家庭倫理建立他在影壇的聲名,我也讀過有人因此認定他捍衛儒家價值、立場保守的觀點。同時,我也同意李安作品並不強調電影美學上的突破。但是李安絕對是華人圈中少有的創作勇氣與誠意兼具的導演。首先李安回歸輕喜劇的基調,距離他上次類似創作路線的作品《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 1995)已將近十五年之譜,特別是在連續推出沉重嚴肅的《斷背山》、《色,戒》後,能轉向調性完全不同的路線,光是這等手筆就讓人尊敬—不然你叫史柯西斯再拍一部《純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 1993)那樣的文藝片啊。
再來,李安凡拍英語片必挑大時代或重要歷史事件下手。珍奧斯汀的維多利亞文學巨著、南北戰爭、冷戰、甚至到了單挑美國電影西部與科幻兩大類型的傳統。雖說他的英語片成績參差不齊,但要知道,這些都是美國觀眾熟之不能再熟的歷史。如今他以在美華人的身分要詮釋這些歷史,若不能講出獨到的觀點,至少要能說服美國電影市場,他懂的不比美國人少。這種創作勇氣有多難得,問問重回中國懷抱的白鴿森就知道。
非關搖滾與革命
1969年八月的Woodstock音樂節,在當代西方乃至於世界音樂史的地位與重要性,沒有任何一個其他事件能夠相比。就美國社會來看,Woodstock的影響所及,不僅總結了整個六零年代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其掀起的漣漪更廣及政治、文化、學界,光是五十萬人在那三天見證的和平反戰訴求,就不知能傳誦多少世代。好,那麼一個沒經歷過這場事件、又不是西方人的李安,能拍出一部什麼樣的Woodstock電影?況且橫在他面前的還有一部經典等級的紀錄片,以近乎全方位的角度全程跟蹤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關於這場音樂會、關於和平反戰的嬉皮運動、關於音樂,這部與事件同名的記錄片Woodstock (1970)都有了,那李安還有什麼菜能端上桌?
李安採用的策略就是提供他能給的觀點:近距離的旁觀者。如果說遠在東亞的台灣是Woodstock這場世界級的風暴中處在邊緣的旁觀者,那麼電影中的主人翁Elliot以及這一家人所經營的汽車旅館,在美國社會中則同樣是這場風暴看似實際參與卻實則處於的旁觀者。整部電影的前半段在經營的就是汽車旅館在Elliot邀請演唱會前來Woodstock舉辦後帶來的轉變,很不幸地也是整部片比較沉悶的部份。我不太確定這種沉悶究竟是因為我一直在等待高潮(演唱會)的到來,還是李安不斷圍繞在Elliot朋友與家人一些瑣碎的小事上兜來轉去。我很能感受李安想要讓觀眾看到發生在Woodstock舞台之外的故事,讓這些小人物、小鎮生活變成整個事件的核心,但是我並不認為他把這個大事件下的小生活處理得很好。可能是太多故事焦點集中在Elliot身上,反而看不到其他小鎮居民更具體的生活,有的卻只是如刻板印象般的保守回應、三不五時拋出典型到無趣的台詞。
在我看來,整部電影到演唱會開始才真正好看起來。演唱會到了第一天的黃昏,Elliot決定到演唱會現場,也就是那塞滿五十萬人的大緩丘,親身體驗這歷史事件。他邂逅一對嬉皮青年、躲在休旅車中哈草、然後走出車廂俯瞰演唱會眾的那段,很巧妙地傳達出那種狂喜以至於迷亂的感覺。李安藉由主角嗑藥的影響,透過他的眼睛,為我們模擬那迷幻作用下看到的扭曲翻動卻又瑰麗無比的世界。在那個瞬間,整個Woodstock事件就濃縮在那絕美的翻滾宇宙中。而我認為這也就是李安想要傳達的Woodstock:翻攪、狂迷、不明所以的繽紛、那難以理解的歡愉而又美得讓人窒息的片刻。
持平而論,李安的Woodstock並不是特別傑出的電影,但也絕非劣作。如果有任何死硬派搖滾樂迷或是史家想要藉本片重回音樂聖殿或喚回1969那烏托邦光暈,他們絕對會失望,因為這部電影不是拍給他們看的。這是一部關於1969年Woodstock事件的入門電影。他要我們從這冠上太多史詩光暈的歷史事件的邊緣認識這個事件,那歷史風暴的地理核心但是政治或文化的邊陲,重新窺看整個風暴如何將所有人一個個地捲進去。它不止關乎國族、社會文化、革命、政治運動、音樂,它也關乎移民、同性慾的啟蒙、小鎮生活。固然這些小人物小故事的穿針引線並不算特別成功,但我們至少能夠知道,Woodstock不是僅僅屬於嬉皮或搖滾樂迷的。
最後,這部片的表演方面也小有看頭。飾演Elliot俄國移民母親的Imelda Staunton非常到位,把固執、防衛心強、短視自私的小奸小惡詮釋得非常有說服力,讓人看得並不會恨得牙癢癢,反會為她的所作所為感到些許同情。但本片的最大驚喜絕對是飾演毛遂自薦擔任旅館保全的Liev Schreiber。戲份不多的他每次出場都搶盡鋒頭,本戲選角之成功,以他為最。
PS.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寫的介紹文章胡士托青年烏托邦成真深入淺出,對Woodstock事件的初步了解頗有幫助。
PSS. 圖片均取自Taking Woodstock Facebook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