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30, 2014

2014台北電影節 養子不教誰之過(Rebel Without a Cause, 1955; 數位修復版)

(不確定是哪個版本的海報,但主題寫得很清楚)
如彗星般轉瞬即逝、卻留下永恆光輝的好萊塢傳奇James Dean,第二部作品也是遺作的《養子不教誰之過》,數位修復後來今年的台北電影節放映三場。我抱著朝聖的心情搶看第一場,卻面對入座率不到一半的冷清,不免有些許詫異,難道國人竟不識狄恩威名,還是巨星魅力也世代交替了?

《養子不教誰之過》在推出時打的宣傳是青少年(暴力)問題;就故事來說,圍繞著吉姆(James Dean)、茱蒂(Natalie Wood)還有約翰/柏拉圖(Sal Mineo)三位中學生的校園霸凌、青少年次文化以及親子相處等狀況,確實通篇緊咬著此主旋律。我們甚至能從吉姆前半部片略帶神經質、又不斷藉由醉酒鬧事與向家人大哉問來釋放「求救訊號」的表現,簡單推測本片探討的青少年心理狀態,多少和存在焦慮有關。說穿了,用今天的語言就是中二病,大概和無病呻吟差不多,二十世紀以降的人們大約都經歷過,並不是特別新鮮的事。

不過,Nicholas Ray的野心不僅於此,早在第一場戲中,因緣際會相遇於警局的三位青少年,透過近半小時的篇幅,一一交代他們的daddy issue:茱蒂不知為何討厭母親,渴求親暱的父愛而不得;吉姆對於太過溫和、甚至懼內的父親感到既心痛又憤怒,渴求一位真正男子漢的父親而不得;柏拉圖/約翰的父親長年缺席,渴求一位在身邊的父親而不得。三位青少年男女各自都有關於父親的缺憾,拼湊起來便是一個完整意義的家父長,既要在場、又要慈愛而有男子氣概,但這樣父親形象的缺席,使得他們的家庭不完整,青少年心理認同也出現裂痕。

這樣的安排是否反映冷戰初期的社會現狀,可能需要較深入的探究;我忍不住揣想,父親典範的缺席這樣的議題出現在片中二戰結束後十年的國家重建期、卻又是麥卡錫恐共清算最張牙舞爪的時代脈絡,或許是要間接投射中產階級社會秩序與價值重建的某種集體欲求。但無可否認的是,整部《養子不教誰之過》都圍繞著陽剛氣質與男性崇拜來定義個人認同、家庭核心、乃至社會秩序。如此性別政治不正確,在1950年代的任何地方,都不太讓人意外;那麼,吉姆蠢蠢欲動的弒父情結、茱蒂呼之欲出的戀父情結,最後不約而同受到抑制,也就極好理解,至於暗含同志傾向的約翰/柏拉圖,最終落得橫死星空下,更是意料中事。在中產階級社會秩序仍待穩定重整的二十世紀中葉,反文化運動、反戰革命、種族平權、女性主義與性解放等狂潮在六零年代風起雲湧之前,缺席的父親、疏冷的父親、以及難以做為表率的父親,暫時還能維繫其門面上的權威。

2 則留言:

小童 提到...

我覺得是場次太少,而且都排在我不能去的時段呀呀呀!!
(好啦,我認為,老一輩又看過很多遍的人不會覺得需要特別去看數位修復版,而年輕人可能會先選變形金剛....)

轟ㄟ專用 提到...

講到變形金鋼
我今年竟然放棄這部大拜拜
預告片實在是很讓我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