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24, 2012

看片小記: 311之後 (Friends After 311, 2011)

《311之後》,海報上的女孩即藤波心
打從今年稍早的【青春有為】主題影展首次引進台灣以來,岩井俊二的新作《311之後》所到之處盡是滿座,即使移至新北市官方專放映紀錄片的府中15的場地,依然賣到一票不剩。我一得知本片排上府中的十一月片單,就在危機感驅使下立馬下單了。果不其然,到了現場便看到「售完」的便條。

因為《情書》(1995)或《花與愛麗絲》(2004)而追隨岩井俊二的粉絲,可能會對《311之後》的落差感到幻滅;我在府中的放映廳坐到第二排,就看到至少兩個人睡倒(雖然我不確定他們是不是那種粉絲)。這部超過130分鐘的紀錄片,在某些人眼中可能顯得枯燥單調;它完全沒有《情書》或《四月物語》(1998)的乾淨純真,也沒有《燕尾蝶》(1996)的繁複華麗。即使就紀錄片來說,《311之後》的樸素直接,可說使用最簡單、最不花俏的敘事與編輯技巧,將塊狀的對話與訪談片段組織成片。片中少有的高潮,恐怕是偶像藝人藤波心的超短裙(誤?)、以及樂團Frying Dutchman在東京街頭的突擊演唱了。

岩井俊二之所以如此(或許)一反常態,很有可能是主題的急迫性與電影本身的批判姿態。從本片的原片名Friends after 311比較能理解電影的創作契機,緣於岩井俊二在福島事件後全面轉向反核的鮮明姿態,同時開始結識一群立場相投的朋友。岩井俊二決定探訪這些朋友,將訪談拍攝下來,是為《311之後》。縱使--或許正是電影形式上的極簡,造就本片主題與政治訊息的明確,那便是正面而沉痛地檢討核電對日本所造成的災難,同時疾呼反核的必要與急迫性。電影更透過幾位學者與專家人士之口,表達核能領域的所謂內部人士的幻滅與轉向,並且不斷告知我們,有關核能種種,同樣危險的是政客與企業人士護航所造成的人禍(這點寶島觀眾想必心有戚戚焉)。

蔡雨辰在放映週報的評論相當精準地說到,《311之後》是岩井俊二對核能的種種天災人禍的宣戰。本片不厭其煩、且毫不賣弄剪輯技巧的(無)風格,可視為一種面對這個國族、社會危在旦夕的急難時刻的沉痛而凜然的論述姿態。這不是甚麼「有些事今天不做以後都不會做了」的情調;對他們來說,今天不做,或許就沒有明天了。

台灣也是一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