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3, 2010

年度補課: 停車 & 奇蹟的夏天

最近片看得還挺勤的,但眼看回美國的日期越來越近,終究是還有很多想看的片是來不及看了,只要一想起這件事就很懊惱,為什麼總是有一堆電影要遲個三五年才有緣得見呢?另一件事是想到看的片多,要能每部片都寫篇言之有物的心得,根本不可能。就算是挑重點寫,也真是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要尊敬那些寫影評的傢伙,他們也很辛苦的啊!

停車 (2008)

以紀錄片《醫生》(2006)在國內電影界聲名鵲起的鍾孟宏,時隔兩年推出個人首部劇情長片,依然引人注目,不但入圍當年坎城影展的一種注目單元(果然引人注目!),隔年的第四十五屆金馬獎也小有斬獲,拿下美術設計(趙思豪)和非競賽類的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這種成績僅管說不上十足風光,不能和同年問世而光芒萬丈的《投名狀》《海角七號》等鉅片相比,票房表現也不亮眼,但確是很用心的細緻小品。

關於這部片的城市寓言或現代啟示錄部份,鍾孟宏表現甚為清楚直接,每個人物都是一個故事的手法也不含糊,我這裡就不贅述了。這裡想要簡短提一下的是他經營影像敘事、真正用影像說故事的工夫。若不去細究本片故事本身稍嫌跳tone、中間一個小時顯得突兀薄弱的缺憾,我們應該可以很輕易地辨識出鍾孟宏在這部片中師法杜琪峰和王家衛兩位名導的明顯刻痕。杜汶澤獨白的段落不知為何很有早期王家衛電影的風格,幾個帶到高捷和那日光燈照明下異常蒼白老舊的理容院的段落,也很有王式影像的感覺。而張震和幾個角色的邂逅,特別是運匠九孔和杜汶澤再度出現時的那幾段,則很有杜琪峰在《鐵三角》等近作中經營的那種怪異的超現實喜感。若不是中間段落跳tone跳得太厲害,拖累全片成績,否則色澤飽滿運鏡穩健的攝影至少該能再拿個幾個獎項提名。鍾孟宏身兼編導攝影三職,能有這等表現,往後發展真值得期待。


奇蹟的夏天 (2006)

大名鼎鼎的楊力州,此番才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在這部講花蓮縣美崙國中足球隊的紀錄片中,楊力州大膽置入MV剪輯和綜藝節目式的畫面經營手法,不知道老派的紀錄片工作者會不會對他不以為然?我頗欣賞他這種勇於求新求變的嘗試,即使有以包裝掩飾內容貧乏之嫌,但確實為國內紀錄片的美學形式注入一種活力。可惜的是,也許他設計的故事真的沒法撐起整整一百分鐘的片長,或是他剪輯出來的電影節奏感前後不協調,在開場熱鬧介紹幾個陣中隊員後,中間竟有半個多小時的時間感覺老牛拉不動車,讓人昏昏欲睡。直到電影進入2006全中會賽事時,整部片才又活過來。

我感覺本片最大貢獻應該是向國人證明,台灣除了某位卸任元首大放嘴砲、永遠停留在「足球元年」的口號足運,東海岸有一批有燒不完的熱情、也有令人驚豔身手的小足球員,等著發光發熱。足球在台灣是看的人遠比打的人多,它可能永遠沒辦法像棒球或籃球一樣,變成台灣的國球或全民運動,但至少可以向網球一樣,出幾個國際知名的好手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