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4, 2008

MP3是救世主乎?(前)

幾個星期前還在跟K鬼混時,提到請他從台灣幫我帶幾張西滴回來這件事情,他當場說:現在還有人在買西滴嗎?當場A也接口說對啊現在還有人買西滴喔? !@#)(*$%^&... 我那梆子年紀小我一整疊的小鬼們基本上已經全面數位化,聽音樂的管道一律從網路抓,買西滴這行為對他們來說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了。

其實就身邊朋友來說,以MP3取代西滴的人也越來越多。理由不一而足,有人純粹是因為減少擺放西滴的空間負擔,還能帶著一百張專輯輕鬆走;有人祭出環保大旗,說減少購買西滴等於減少塑膠片的消費;更有人說反正都是數位製作的資訊轉碼,布希亞都預見了這個無限複製真實的時代,MP3還能不理直氣壯麼?話都說到這裡還不擁抱MP3,也沒耍屌玩黑膠,彷彿就不是擇善固執而是頑固了。

而我,就是那個停留在上個世紀冥頑不靈的人。從我國中買了第一張西滴一路到現在,雖然去年終於買了第一台MP3 Player(而且還不是哀怕的),聽音樂的主要管道仍然是買西滴。也許是我有某種程度的戀物癖,也許是我還沒跟上時代,幾年以來對MP3音樂還是抱著淺嘗輒止的觀望態度。

我對MP3的半信半疑跟音質這個老問題多少脫不了關係,而我的疑惑在這陣子有了一點啟發。近一期的滾石雜誌刊了一則兩頁半的特別報導,宣稱(歐美)音樂產業高素質時代的死亡,而MP3是始作俑者。原本看滾石雜誌只看美女照片跟影評的我,那天忽然福至心靈,竟然就把這篇文章從頭讀到尾,心裡一些關於MP3還有轉拷西滴的疑惑終於得到一點解答。我想這篇文章對愛聽音樂的朋友也許有點幫助,拖了很久還是決定克服無可救藥的懶散寫來跟有興趣的人一起分享。

這篇文章其實分成兩大部分,分別討論當前音樂主流的數位消費形式的兩個大哉問,而這兩個問題都關乎音樂品質:MP3的全面流行對音樂製作造成怎樣的衝擊,以及對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又有什麼影響?首先是音樂工作者在製作音樂上面的轉變。打從九零年代中期開始,錄音工程師在製作西滴的過程中便開始壓縮音樂的頻寬,也就是縮小最大音量與最小音量樂音之間的差異,同時把各頻寬的音量調大。我不確定這裡的壓縮(compression)和電腦辭彙裡面常用的壓縮是不是同樣的意思,不過這雙重壓縮的結果,其一是比較細微精緻的樂音在錄音室混音的過程中被消除了,其二就是各頻寬音量調大的結果使整個音樂變得很吵。

文章裡拿十五年前的Nirvana “Smells Like Teen Spirit”(左)對比現在的Arctic Monkeys “I Bet You Look Good on the Dancefloor”(右)當例子來說明這個轉變。這個所謂十五年前最吵的天團,其音樂有高低起伏,Cobain歌聲有低迴有嘶吼,所以歌迷聽得出裡面的對比;相較之下,Arctic Monkeys的歌從下面的音波圖來看就是從頭炸到尾。

如果這個例子不夠有比較性的基礎,滾石的編輯們還不死心地在網站上列了另一個例子。U2上個月為了紀念Joshua Tree廿週年而發的新混音版,音波圖也看得出來在混音過程當中把所有音量都調大了。(With or Without You,左為原版右為新發混音版)

唱片公司這麼做的原因固然是善用西滴音質更加清晰的優勢。但是這種要讓每一個音都能聽得一清二楚的心態,到後來變得矯枉過正,反而在混音過程中間接壓抑了比較細緻的樂音或聲響。於是聽者越來越聽不到唱片裡比較輕巧細碎的聲音,同時容易因為持續的音量轟炸造成聽覺上的疲勞。而為了讓已經聽覺疲勞的消費者能在這個音樂市場更有效地推銷音樂商品,並且讓他們能在普遍嘈雜的環境下繼續消費這些音樂,比如說大街上開車時或者是PUB裡,這個音量轟炸於是繼續惡性循環下去。

(以上圖片擷自Rolling Stone, "The Death of High Fidelity")

沒有留言: